原來不用設境外公司就可以逃稅了⋯⋯
有這群傻傻的上班族乖乖工作,乖乖繳稅,財團老闆政治權貴只要享受上班族們的上繳就好⋯⋯
台灣真是權貴的天堂啊⋯⋯
1518期新新聞精彩內容
.旺中蔡衍明槓上中國國台辦?
.誰是浩鼎「非常高竿的放空者」
.《十年》讓北京禁播香港電影金像獎
.洪秀柱就任國民黨主席,對本土派有和戰兩套劇本
.綠營態度曖昧,電價將大跳樓
.死刑存廢成立委刷媒體版面ATM
近日,國際調查記者聯盟(ICIJ)公布了取名為「巴拿馬文件」(The Panama Papers)的機密資料,內容是巴拿馬一家律師事務所在過去四十年中,幫全球客戶管理資產及設立境外公司的資料,全球有十二名現任、卸任領導人涉入其中。這份文件會引起世界各國媒體的高度關注,甚至在某些國家形成政治風暴,主要是因為巴拿馬被認定為避稅天堂之一,而「巴拿馬文件」所顯示的個人或公司,也可能被懷疑是為了逃稅、隱藏資產,甚至是洗錢。
逃稅、權貴藏富,是「巴拿馬文件」所揭露的問題之一。而在台灣,「公益信託」似乎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。
台灣所有的公益信託資產約六百億元,其中前五大占了八成逾四八○億元,全都皆是台塑王家持有,其中又有三筆基金為王雪紅所創。當某些公益信託基金主要是持有投資公司的股票,投資公司又持有上市櫃公司的股票,等到上市櫃公司分紅時,現金分到了投資公司,投資公司將錢拿去投資,而不是再往下分給公益信託去做公益,那麼公益信託也就不那麼公益了。
當身價達六十多億元的公益信託基金,六年間光委託銀行交付的管理費就達三百萬元,但其在做公益上的支出卻連百萬元都不到時,這樣的公益信託是否完全不合理?當公益信託管理處在一種不透明、不公開的環境下,富者恆富、貧富差異持續擴大的金錢操弄是否會更嚴重?本期我們將以王雪紅所創的公益基金為例,解開目前有「假公益、真投資」嫌疑的公益信託操作手法,而《公益信託法》再不制定,光依賴對公益信託的監督規定完全空白的《信託法》,這樣的問題,相信只會愈來愈嚴重。